近几年,大船集团建立并完善适应企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,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,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与创新激励机制,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;利用企业创新文化和“讲比”活动的深入开展,深化群众性创新意识,夯实科技人才基础,多条途径培养壮大企业的科技人才队伍,为持续创新促进产品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保障。 加快科技人才培养,加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。培养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。科技人才队伍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培养,只有扎扎实实抓培养,才能拥有和掌握一批在造船专业领域拔尖的科技人才。大船集团科技人才培养体系“内外兼修”,以国家认定的企业中心等研发机构为核心,以所属单位为基础、以外部资源为支持,积极为科技人才提供课堂,做足人才培养文章。“十一五”以来大船集团与大连理工大学、哈尔滨工程大学、702所、704所、上船院、上科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,每年选派3000多人技术人员,到上述院所国内外单位学习,邀请院校专家分批次到集团有针对性的授课等,利用每年“产学研”、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的培养模式,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;集团内部定期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培训、科技创新项目交流、创新文化研讨会、创新论文征集评比、组织重点产品进行创新访谈等活动,切实提高科技人员的人文和思想底蕴,开阔科学视野,保障扎实的基础训练、全面的素质培养,真正将科技人员培养工作落到实处。大船集团还进一步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,加强对博士后的培养,最大程度培养挖掘自身科技人才潜能,实现从“借鸡下蛋”到“养鸡下蛋”的转变,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、积蓄更多的后发优势。 以创新ks8凯发官方网站的文化为载体,凝聚科技人才力量。开展“讲比”活动是大船集团加强培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举措之一,将“讲比”活动贯彻大船集团生产和管理的始终,通过活动深化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。多年的实践活动,征集到员工创新课题1200余项,员工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,科技创队伍创新活力十足,涌现出一批国家、省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、科技标兵,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科技进步的主体,带动了其它科技人员成长成才。企业创新文化作为内在的软实力,对加速企业在思维、管理、制度、产品、人才成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大船集团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文化为载体,用创新思维、创新手段和创新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,攻关立项成果显著。3000米深水半潜自升式钻井平台项目获“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”;“辽宁省技术创新示范单位和知识产权兴业强企”工程试点单位;获得国家、辽宁省颁发主要奖励和荣誉50多项,特别是国内首艘自主知识产权10000teu集装箱船的成功建造,这些成绩都和大船集团深入开展创新文化活动,向科技人员灌输“天天有改革、日日有创新”、“创新在岗位、创新在身边”创新文化理念息息相关,有效激发全员参与科技创新的能力,为大船集团形成创新文化、凝聚科技人才力量打下坚实基础。 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,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。大船集团历年来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成长问题,把专业技术人员的进步作为日常重要工作来抓,争取各种有利条件推荐科技人员参加各类评选、表彰活动,先后成功推荐了国家工信部军民结合专家4名、“国家特支计划”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人1名、辽宁省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百层次人选3名等,而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,稳步提高各类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,包括对创新人才进行激励、岗位绩效工资、特殊人才激励政策、知识产权与创新成果奖励等等。平均每年各类创新项目和人才奖励近千万元,这些政策中无一不体现出大船集团对科技人才的倾斜和关心。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几年,大船集团克服国家“高新工程”人才特殊津贴补贴额度有限的困难,自筹资金对从事“高新工程”研制的专业技术骨干进行补贴,确保科技人才的收入水平,充分调动了科技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,为稳定科技人员队伍、增强集团整体创新内在动力起到了重要作用。 |